抖音、微信读书被判侵权,APP侵害用户信息为何屡禁不止?
2020-07-31 08:48:40
  • 0
  • 0
  • 2
  • 0

“我看下天气,APP为何要我的手机号码和通讯录”、“刚和朋友说好去吃火锅,某团购APP就给我推荐附近的火锅店”、“不同意授权获取位置权限,就没法使用APP”……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隐私疑问和担忧。而众多APP一直以来都在越过边界去获取用户个人信息,亦是既定事实。惩治,已势在必行。

就在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对抖音和微信读书两款应用被用户起诉侵害用户个人信息一案进行宣判,判定上述两款应用存在侵害用户个人信息的情况。身为用户众多,且为互联网巨头旗下的两款APP,抖音和微信读书的违法行为已然被实锤。而类似的事件一再发生,不由得让人心生疑虑:为何这些行为屡禁不止呢?

实锤!抖音、微信读书被揭开另一面

抖音上好多帅气漂亮的小哥哥小姐姐,又养眼又好玩,给生活平添很多乐趣;微信读书上面有太多好书,让人读了就爱不释手,还能拓展自己的视野……以往,抖音和微信读书,都是备受海量用户喜爱的APP。而且因为他们背后都有巨头背书,谁也不会料到会发生侵害用户个人信息的事情。

但如今法院的判决,却给我们揭开抖音、微信读书的另一面。在光鲜亮丽的外表和丰富内容下,抖音和微信读书还是对用户个人信息“垂涎欲滴”,并真正付诸于行动。

而他们的另一面之所以被揭开,还有赖于部分用户坚持不懈地维护自身权益。抖音和微信读书的两位用户在发现这两款APP的异常行为后,没有选择沉默和妥协,反而拿起了法律武器。最终,让抖音和微信读书的另一面大白于天下。

颇为值得玩味的是,在法院判决出炉后,抖音和微信读书的反应截然不同。腾讯方面表示会尊重法院判决,还将对相关功能进行迭代优化。而字节跳动法务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一审判决会上诉。看来,后续还有好戏可看。

巨头、小公司通通肆无忌惮,只因处罚过轻

事实上,除了字节跳动和腾讯这样的巨头外,还有很多小公司旗下的APP也肆无忌惮地侵害用户个人信息。据互联网信息服务投诉平台收到的投诉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投诉平台收到涉及APP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投诉超7000件,排名靠前的投诉分别是“不合理索取权限”和“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而在前段时间工信部发布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通报(2020年第三批)中,天弘基金、去哪儿网、博时基金、华夏基金、宾果消消消、世纪佳缘、快狗打车、和讯财经、迅雷直播等58款APP在列。不难发现,APP肆意侵犯用户个人信息及其他权益远非个案,甚至成为了一种行业“潜规则”。

为何巨头、小公司都如此“胆大包天”?这是因为与侵害用户个人信息获得的收益相比,可能出现的处罚实在太轻。就像此次抖音和微信读书的相关案件,法院判决,抖音运营主体微播视界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用户经济损失1000元及维权合理费用4231元;判令腾讯公司停止侵权、书面赔礼道歉并赔偿公证费6600元。

不到一万元的处罚,对一家公司来说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当互联网公司发现违法成本过低后,自然会将侵犯用户权益变为本小利大的稳赚生意,从而导致相关事件屡禁不止。

加大惩治力度,为互联网公司设置高压线

想从根源上杜绝APP侵犯用户个人信息,并非易事。这除了因为APP产业生态规模大、链条长之外,还在于出现侵权时主体责任往往划分不清楚等。不过面对这些困难,总会想到相应的办法。

目前迫在眉睫的,是要加大惩治力度,为互联网公司设置高压线,让他们不敢再肆意妄为。比如在去年1月21日,法国政府以违反欧盟网络隐私规范为由,对谷歌公司开出5000万欧元罚单,创下对单一美国科技巨头开出此类罚单的最高纪录。

如此高额的罚单,源于欧盟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其赋予主管机关对违规项目可进行高达4%罚金的权力。如果在国内互联网企业旗下的APP一旦侵害用户个人信息,也受到高额的经济惩罚,那么他们自然也不敢“乱动”。

当然,我们也看到监管部门正在严厉打击APP的违法行为。工信部已经表态,“对于有令不行、整改不彻底、搞技术对抗的企业和APP,将进行严肃处置,绝不姑息。”希望在严厉打击下,APP领域能有一片更干净的空间。(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