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等几分钟!外卖平台打出的感情牌,真的有用吗?
2020-09-10 08:26:38
  • 0
  • 0
  • 0
  • 0

热搜天天变,如今再度轮到外卖“制霸全场”。近日,《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在全网刷屏。这篇文章通过多角度分析,强调在算法的驱动下,外卖骑手疲于奔命,导致他们违反交通规则、与死神赛跑。“外卖行业如何成为高危职业”,也因此登上热搜。而文章引发的余波,还远远没有平息。

多个外卖平台或许是看到提高自身品牌美誉度的契机,迅速发表声明称,将尽快发布新功能——“多等几分钟”。简单来说,其中饿了么平台会在结算付款时,增加一个“我愿意多等5分钟/10分钟”的按钮。另一个外卖平台美团则表示,“给骑手留出8分钟弹性时间”。可惜,多等几分钟功能遭到全网的口诛笔伐。一场舆论风暴,在加速逼近。

“多等几分钟”刷屏!反对外卖平台道德绑架

如何评价外卖增加多等几分钟功能,成为网友激辩的战场。从目前的舆论风向看,只有极少数网友表示“愿意体谅”,认为外卖骑手并不容易。或许,这也是外卖平台尝试推出类似功能所想取得的舆论支持。

但让外卖平台措手不及的是,绝大多数网友都不愿支持这一功能上线。这并不是针对或不尊重外卖骑手,而是质疑外卖平台刻意甩锅,故意打感情牌来对消费者实现道德绑架。因为造成外卖骑手被困在系统中的“元凶”,其实恰恰就是外卖平台。

明明是外卖平台通过算法逼迫外卖骑手去冒着极大风险去送餐,但现在又“倒打一耙”去上线“多等几分钟”功能。这似乎是在暗示消费者,外卖骑手的辛苦都是消费者逼出来的。如果消费者不对外卖骑手宽容一些,就是“莫得感情的人”!这样的强盗逻辑,实在是让人不舒服。

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也认为,外卖平台发布的声明实际上存在逻辑问题。在他看来,外卖骑手相关的规则是由平台来制定,消费者在平台下单,商业行为也是在平台产生。在这种情况下拿外卖骑手的交通过错,让消费者去承担,显然有违基本逻辑。

只是做无用功!多等几分钟起不到预期作用

多等几分钟功能亮相后饱受诟病,除了外卖平台意图甩锅之外,关键点还在于这一功能极有可能起不到预期的作用。按照外卖平台的说法,这一功能是想多给骑手一些时间,让他们不再因急着送餐而导致出现意外。

但事实上,这一功能只是“治标不治本”。因为在系统派单、配送时长限制等依然没有得到改善的情况下,骑手的配送时间并不会变得更充裕。这意味着,无法从根本上减少骑手所面对的安全风险。

央视新闻发起的“外卖平台设置多等5分钟功能有用吗”投票,也反映了网友对这一功能实际效果的看法。在2.2万名参与投票的网友中,近80%认为这一功能没有用。

此外,实际执行过程中,还有可能出现更“可笑”的情况——消费者好意选择多等几分钟,骑手有可能“先送其他订单”,或者“再多接一单”。别以为这样的情况不会发生,因为外卖骑手也是普通人,更想多赚钱。

就在腾讯新闻《一线》的报道中,接受采访的外卖骑手表示每天都只是在想如何能够配送更多的单。如果多等几分钟功能正式上线,还真有可能被某些骑手“利用”,进而影响到消费者的权益和体验。

让算法更有人情味,或成破局关键

归根到底,外卖骑手面临的困境,根本不是一个小功能所能改变的。尤其是外卖平台采用这样的道德手段去绑架消费者,更会引发后者的厌恶感。而要想让外卖骑手不再成为高危职业,还是要从算法做起。

外卖平台的算法,冰冷且无情。业内人士对此指出,外卖平台实际上是在用数据“剥削”骑手。因为“送餐再忙,安全不忘”与“送啥都快”,是南辕北辙的两个方向,这导致算法与外卖骑手是其实是天然对立的。为了一味讨好消费者、为资本市场讲述自身高效率的好故事,外卖平台就会通过算法来严苛对待骑手,让后者疲于奔命、压力与日俱增。

因此,让算法更有人情味,才是破解外卖骑手困境的关键所在。据了解,算法虽然很强大,但有时候很不合理。比如算法很多时候只会算直线距离,却忽略了商场、住宅区、办公楼有很多层,根本不给外卖骑手爬楼梯、坐电梯的时间。更为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小区门口不让外卖骑手骑车进入,又浪费很多时间。错综复杂的送餐情况,不是算法所能全部囊括的。

外卖平台现在要做的,不是宣扬自家算法响应速度有多快、派单有多迅猛,而是要继续升级或优化算法,让其变得更有人情味。升级后的算法需处理更为具体的情况,并给出最恰当的时间,平衡送餐时效与消费者的等待心理等,才能真正让外卖骑手这一群体受益。(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